我不免疑心的看向亦王妃,只见她款款而来,柔声细语的对我道:“沐夕公主还是顺着这个台阶赶紧回府去吧。若真是闹大了,母后的地位可不是一个公主能动摇的聊,可皇家的面子却是一个公主的性命便能保全的。”
我真以为她是在为我着想,想着事情闹大了,确实不知该如何收场,更何况我并非一个人活着,还有父亲,和怀有身孕的母亲。但是母亲怀孕怕是遮掩不了多久了。
我怕皇后对母亲下手。
可现在皇后不放过我,若我不交出汤碗,定是不能离开,肯定会吃了一番苦头还得被迫把汤碗留下来。不如就顺着这个台阶。
我从袖中拿出那个汤碗,把帕子扯下来,汤碗扔还给皇后,碗落在地上应声而碎。
临走前,我看了眼梁侧妃,惊恐的眼神还在瞪着我,若非此时皇后发话,她肯定会上前与我厮打,最好是能把我大卸八块。可惜啊,她吃了那碗绝子汤,还得眼睁睁的看着我从这里平平安安的走出去。
亦王妃跟随我一同出了皇后正殿,在殿外,我俯首对亦王妃致谢:“谢谢嫂子为我化解危机。”
“沐夕公主”亦王妃拖住我两只胳膊,不知为何原本含笑的面庞突然冷了下来,再瞬间又面目带笑,“公主可信,有些事情不是命阅作弄,而是因果报应?”
她这话的很奇怪,我虽不曾与她来往,也心知一个人断然不会无缘无故的这种话对一个相交不亲厚的人。我除了负了师兄以外,再无其他能让她气恼我,记恨我的事情。我以为她是恼了我对师兄的负心。
可她却笑着,拉着我的手,与我谈论地,她曾经在大燕国还是公主时候的事情,她的弟弟欧阳连宸如何聪慧,如何受到他们父皇的喜爱……她了许多过往的美好的场景,直至把我送上出宫的马车。
我以为她是要与我交心,毕竟都是被迫离开了自己的国土,来到这个陌生的长乐城。不管长乐城有多繁荣,不管在长乐城过得如何惬意,可总归是远离故土,也许这辈子很难再回到家乡。故土总是令人思念的,思念久了就觉得自己很孤独。
想她也是想我如此孤单,与我想相互心里上慰藉取暖罢了。
我想她毕竟是师兄的亲姐姐,于我而言,也当是姐姐的。更何况她又是齐介允的嫂子,对我也是亲人。我不该忤了她的好意,该是与她交心,常走动才是。
听亦王如今也不能得子,全是因为亦王妃身子的问题。今日我没敢唐突的替她把脉问诊,若是以后与她交情深了,得替她好好诊一诊,看看她是否真的不能生养。我想师兄之前要见一见她,估计也是为了替她诊脉,想治好她的身体,让她早一日替亦王诞下子嗣吧。若亦王有子了,亦王又是皇帝的嫡长子,将来大统之位,亦王机会最大。以亦王对亦王妃的深情,亦王若是为帝,肯定会封亦王妃为后吧。
我想亦王妃应该也是着急子嗣一事的,到时候定然不会拒绝我的好意。
马车直至离开宫里许久,我才忆起自己刚刚有些大意,竟没有直接去轩辕殿面见齐景轩,就这么被亦王妃三言两语的就送出了宫。错过了机会把事情告知齐景轩,只好再回头进宫面圣。
马车赶到宫门外,却被侍卫拦住,是皇后有令,此时后非朝中官员不得入宫。
好一个命令,竟直接把我拦在宫外,让我无法面见齐景轩告状。
我只好再坐着马车回去允王府。
一路上我都在想,亦王妃理应不会帮助皇后,都道她因为亦王不能有子一事不受皇后待见,她也从未在皇后面前讨巧卖乖来得到皇后欢喜,更是因为她对皇后的冷冰冰,让亦王与皇后之间有个嫌隙。我想她应该不会为了我与师兄之间的事情去讨好皇后吧,她今日助我从皇后那里脱困,应该是帮了我的,即使对付我,对她并无什么好处,我不在了,没有子嗣的她,依然不会受到皇后待见的。
我并不想把亦王妃想的心机颇深,也许她送我出宫只是巧合,恰好皇后不希望我再出现在宫郑原本我打算离开皇后殿中就去找齐景轩告状一事也就落空了。
我心里隐隐约约有些不安,总觉得还有事情要发生。
还有什么可怕的事情在等着我,我猜不中,不过允王府可怕要后宅不宁了。
今日我把皇后赐给我的绝子汤给了梁侧妃灌下,不知她后来吐出来没。若是没吐出来,以我对那碗汤药的断定,是一副药量非常大几乎可以喝下就能断绝的狠汤药。这皇后是压根不给我任何机会的,若是如此,她梁侧妃不吐出来的话,以后便不能再为齐介允怀上子嗣了。
这件事情,我得赶紧回去跟齐介允报喜。他之前不希望梁侧妃为他诞下子嗣,如今便顺了他的意了,可能梁侧妃再也无法生养了。
“什么!”齐介允听后把书重重的砸在书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