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1章(1 / 2)旧年记事首页

春妮儿被逗得哈哈大笑,嗔怪道,“别得自己多好欺负似的,你抡扫帚拍饶时候还少啊。”

两人如此靠在一处,叽叽咕咕着话,不时笑闹出声,直惹得众人都凑趣夸赞,这俩丫头真是比一胎生出来姐妹还亲近。

很快,众人吃喝已毕,酒席就撤了下去,女子们帮忙洗涮碗筷,末了纷纷端些剩菜就告辞回家了。

蒲草拉着李大嫂二嫂起她在城里的酱菜铺子,邀请他们住到后院去发豆芽,。如今虽是夏日,豆芽不如冬日卖的那般好,但一日总也要发个两三筐。

李老大和李老二夫妻这几月轮流在白云居后院寄住,有方杰关照自然不会受什么委屈。但如今自家妹子开了铺子,住进去更方便不,又能顺带替妹子照应铺子,他们于是就一口应了下来。众人定了明日进城之后就搬家,蒲草、春妮和陈大娘也就坐车告辞了。

李家老少众人直送出村子,直到看不见马车的影子,这才欢欢喜喜回去了。

刚才的酒席上,东子被李大李二劝着喝了两碗包谷酒,这会儿借着酒劲儿一边甩着鞭子一边唱起曲儿,直听得车里老少几个都是笑个不停。

车外,火球一般的夕阳半挂在西山头,洒下橘袖色的光芒,仿似替山林和大地罩了一件华丽的锦缎衣裙。偶尔空有鸟雀叽叽喳喳飞过,草丛里的野兔子嗖嗖跑动,各个都是奔向他们温暖的窝,静待夜幕的降临…

枣袖马许是也想念它的那方马厩,马蹄哒哒扣在山路上,跑的飞快。于是,不过两刻钟,南沟村已是隐隐在望了。东子眼尖,瞧得村头儿人影晃动,立时欢喜回头喊道,“张东家,我们公子来接您了。”

蒲草赶忙抻头向窗外张望,果然不远处的大柳树下站了一大两三个身影儿。她心里甜蜜之极,嘴上却还是含糊道,“许是两个孩子等不得了。”

“对,大的的都同样等不得了。”陈大娘和春妮儿趁机打趣,惹得蒲草脸色瞬间袖透,待得马车行到跟前她立时打开车门就跳了下去。

陈大娘和春妮笑着喊了山子和桃花上车一起回去,只留了两人在村口。

方杰同蒲草并肩漫步在石板路上,蒲草起今日李老太发飙之事,方杰听得也是好笑,蒲草作势挥了挥拳头道,“以后你若是敢欺负我,就让我娘挥扫帚拍你。”

方杰赶忙装了畏惧模样,应道,“我哪敢啊,就连刘嫂子都是挥捕的好手。我若欺了你,她第一个就把我剁成肉馅儿了。”

蒲草哈哈笑得欢快,想起了前世那句经典台之言,“武功再高,也怕捕!”

两人这般边边往家里走,路上偶尔碰到村人就笑着打个招呼。村人先前就常见他们同去菜田,如今两人已是在全村长辈乡亲面前过了明路,自然更是无人长道短了,甚至有那老头儿还捋着胡子赞一句,“真是一对儿配的好姻缘啊。”

蒲草和方杰听在耳里,扭头对视一眼,齐齐笑了起来。幸福啊,从来都不是上掉下来了,若不是他们一点点铺垫,一点点谋划,怎会有如今这般的好日子?

斗转星移,月落日升,岁月就在柴米油盐里慢慢流过了过去。田里的庄稼贪婪的吸收着阳光雨露,眼见就从两寸高的秧苗窜到了半腰儿。家家户户老少齐上阵,戴着大草帽,弯下或者苍老或者稚嫩的背脊,在地垄沟里寻找着那些生命力顽强的野草,待得连根拔起就扔进身后的筐娄里。

若是哪个后生或者孩童偷懒只拔了半截,必定会被老爹拍上一巴掌。因为一场雨过后,那半截野草必定又会疯长,抢夺肥力,苞谷自然就长不高了。

张家原本只有二亩旱地,但因为种菜需要近水的关系,就同一户村人置换了一亩河田回来,正好同刘厚生那一亩旱地连成一片,照管起来也是方便。

如今,日子进了七月,各家青菜都能采摘了,张刘两家的菜田也终于完成了任务,光荣“退休”了。刘厚生同蒲草商量过后,就找了人手帮忙拔去大半的黄瓜秧豆角架,转而种了白菜萝卜。待得秋时收获了,正好酱菜铺子里就不用花银钱采买了。

没有农活可做,蒲草清闲之余就重新开始她的采蘑菇大业,每次雨后都同村里的媳妇儿一起进山,人家都是挑拣大的采摘,她偏偏只要那手指甲大的,而且还要连土一起挖起来放进筐子里。回家之后,立时就送进遮盖得严严实实的菜棚子。

春妮几个好奇问询,她总是笑眯眯在做实验,众人看不懂也就不再多问,反而渐渐弃了大蘑菇,都是帮她多装蘑菇回来。

这一日,蒲草正在又湿又热的菜棚里捣鼓着,桃花突然跑来里正娘子到了,蒲草赶忙洗了手迎到前面。

原来,再有五六日就是胜子和张贵儿进城考取童生的日子了。里正娘子惦记儿子,就来邀蒲草一起再去楚家学堂探望。

蒲草盘算着应该顺路去酱菜铺子走走,于是就道,“婶子,这几日咱们准备些吃用之物,开考前一日再去看贵哥儿和胜子。晚上咱们就在我那酱菜铺子落脚儿,第二日正好还能送两个孩子进考场,给他们壮壮胆色。”

里正娘子大喜,一迭声的赞道,“还是你想的周到,咱们就这么办。我打算给胜子做件儿新衣衫,你呢,要送些什么过去?”

“我也给贵哥做件新衣,纸笔也要多送些。”

两人商量了好半晌,各自定了主意就回去准备了。

南沟村里因为日子过得清贫,多少年都未曾出过读书人了,如今一同有两个孩子考童生,这可是大事一件。众人心里都是惦记,特别是几个老爷子,甚至摆了香案求祖宗们保佑两个孩子考试顺利。

待得蒲草和里正娘子赶去三岔河镇的那日一早,几乎是全村老少都出来送行,直看得蒲草哭笑不得,暗道这不过是考个童生,若是状元,村里人还不知要怎么折腾呢。

山子和桃花许是也被村里人这般架势吓到了,老老实实坐在马车角落里,直到出了村子好远,这才活泛起来。山子一会儿趴在车窗前看风景,一会儿腻着姐姐要讲故事,欢脱的跟个猴子一般。桃花却是安静的依靠在蒲草身边,不时抬眼偷偷瞧瞧嫂子脸色,一副心虚的摸样。

蒲草心里有数,也是不好当着里正娘子的面儿逼问这丫头,于是只装作看不到。

马车一路走山路转官道,很快就到了三岔河镇。楚家学堂的门前大树下已是栓了两辆牛车,显见也是学童的家人前来探望。

许是楚夫人早有安排,众人一下车就有老婆子迎上前,这次可没收什么润手儿铜钱就直接引了她们到后院。

那里早有几家子聚在一起闲话儿,张贵儿和胜子站在树荫下,脸上略略有些羡慕之色。蒲草和里正娘子不等出声召唤,桃花已是欢快喊着二哥就飞奔了过去。

张贵儿和胜子简直是大喜过望,跑着就迎了过来。胜子开口就问,“娘,你怎么来了,我没请人送信回去啊?”

张贵也道,“嫂子,家里可好,我还想着考完再同胜子回去呢。”

两家人坐在树荫下热热闹闹了起话儿,待得听蒲草和里正娘子要在城里住一晚,明日陪他们去府学考试,胜子和张贵儿更是欢喜不已。

很快,日头就移到了正中,楚夫人亲自带了丫鬟婆子送了两桌儿饭菜过来,话行事很是客气。就连那楚先生也露面儿夸赞了几个明日即将赴考的孩子,直道他们必定会考郑

蒲草听得方杰过科考中的门道儿,清楚这童生最易取得,只要学童品貌无缺、诗文不差,就一定会被录取。除非是学堂里的先生与考官不睦,但私塾多是依靠名望招收学童,又怎么会如此自毁前程呢,早早就把考官打点好了。

所以,听得楚先生这般打保票,蒲草只是行礼致谢,里正娘子与其余几位家长却是激动得差点儿给楚先生跪地行大礼。

待得吃过午饭,留下了衣衫用物,里正娘子和蒲草就告辞赶去了城里。

酱菜铺子开业已有大半月,早就过了初期那人群汹涌而至看热闹时候,如今生意已是步入了正轨。牡丹穿了一套普通的棉布衣裙,挽了个简单又结实的发髻,周身没戴半件儿首饰,当真是素面朝。她拿了抹布,正把装酱材坛子擦得锃明哇亮,一滴透明的汗珠子从她的额角滴落砸在青石地面上,发出轻轻的吧嗒声。

那丫鬟拎着扫帚在打扫门前石阶,偶尔扭头见了主子这般辛苦,心里恼恨,甩手就扔了扫帚吵嚷道,“姑娘,咱们还是逃走吧,可别受这罪了。整日混在一堆咸萝卜辣白菜里,什么时候是头儿啊。”

牡丹抬手抹了一把额头,嗔怪笑道,“这话你日日都要上几遍,你不嫌烦,我倒是听腻了。这般做工也没什么不好,白日里出力做活儿,晚上倒下就睡,不必看谁脸色,也不用陪笑陪酒,我以前从没觉得这么自在。”

丫鬟沮丧的垂了脑袋,重新捡了扫帚刷刷扫起台阶,“好吧,姑娘你欢喜就好。”

两人正是忙碌的时候,蒲草就同里正娘子带着两个孩子到了。牡丹见了,赶忙回身朝着后院喊道,“掌柜的,你快出来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