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了一个弯,前面别有洞。
这是一个大溶洞,有几根粗大的石柱,不规则地伫立在地上,有两根石柱直达顶部,像支撑着顶部那样,与洞顶连为一体。
顶上排满了石笋,犬牙交错,或大或,有粗有细。
陈院长目测,溶洞的面积超过一百平方米,顶高约有十米。
陈院长让陈公平把柴草放在溶洞中间点着,柴草噼噼啪啪烧了起来。
溶洞里面有充足的氧气,明还有洞口相连。
他们三人沿着洞壁,仔细查看,发现了三个耳洞,一个洞口与地面相平,洞口很,约能容一个人钻进去,洞口湿漉漉的,仔细观察,还有流水的痕迹。
陈院长判断,这个洞应该是通往隧道那个方向的,隧道施工挖到了这个溶洞的末梢,只是洞口不明显,没有发现而已。
陈院长指着这个溶洞,对他们分析道,奇怪的风声应该是从老鹰崖洞口吹进来,在溶洞里形成回旋风,再灌进这个洞口,吹进隧道里面,在隧道里形成嗡嗡作响的共鸣声。
那么,隧道透水的问题就不难解释了,下大雨时,雨水顺着岩石流进溶洞,这个洞口位置最低,水就从这个洞口流进了隧道。
陈院长的分析合情合理,很有服力,隧道出现的奇怪现象,在现场得到了印证。
梁铸成钻进了另外一个溶洞,这个洞口约一米五左右,他弯腰摸索着走了约三米,发现是个“死洞”,就退了出来。
靠右边的一个洞口较大,约有两米高,梁铸成将近一米澳个子,还能够站着进去。他在前面走,陈院长和陈公平在后面跟着。
走了十米左右,洞子又向下延伸,下面黑洞洞的,深不可测。梁铸成让陈公平拽着绳子,先在这里守着,他和陈院长下去看看情况再。
陈公平把绳子拴在石柱上,他也一起下去,梁铸成让他留在上面,万一有情况好接应。
梁铸成扶着洞壁,在前面慢慢往下挪着脚步,地下有些湿滑,他险些跌坐在地。他担心陈院长的安全,不让他下去,让他和陈公平在一起,就在这儿等候。
陈院长毕竟五十多岁了,虽然体质好,但是和年轻人不能比。
他解下腰间的绳子,让梁铸成系上。
陈公平担心梁铸成一个人下去不安全,要跟他一起下去,梁铸成拦住他,让他在这里陪着陈院长。
陈院长也担心梁铸成一个人下去不安全,让陈公平陪他一起下去,互相有个照应。
梁铸成不再坚持,他让陈院长坐下来休息,然后和陈公平一前一后,扶着洞壁,慢慢往溶洞深处走去。
下面的溶洞地形复杂得多,石柱也越来越多,梁铸成腰间的绳子几次都绕在了石柱上,他不得不解下腰间的绳子,重新理顺好再系上。
他判断下面的路更难走,而已经走过的这段路,虽然难走,但是还是可以勉强通过,上去时可不用借助外力,就用不着绳子。
他给陈公平,里面情况不明,加上绳子长度不够,不如让陈院长把绳子放下来,他们再往里走时,万一遇到危险路段,绳子可以派上用场。
陈公平认为有道理,就拉了三下绳子,又大声喊叫了一声,陈院长明白了情况,松了绳子。
陈公平把绳子收下来,挽在胳膊上,跟在梁铸成的后面,往溶洞里面摸索。
这一段路虽然难走,但是,他们越走越兴奋,越往深处,地形越复杂,景色越奇特,可以是一步一景,溶洞里面的钟乳石,或似卧虎,或似腾龙,如人似兽,像山峰奇形怪状,如神仙神态各异……
梁铸成看得眼花缭乱,他没有想到在这座大山深处,竟然藏着这么神秘的奇景,他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真是出乎饶想象。
如果不是开挖隧道,可能永远发现不了这人间仙境!
这是大自然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