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04章 线索来了(1 / 2)重生官场:从基层公务员干起首页

节后第一天,李东沐组织召开了博州水运交通谋划会,就近期的工作情况进行了点评。

“工作有进展,但是步伐不够快,而且思想不够解放。”

“除了依托青玉县现有的航道和港口,也要大胆的走出去,与西南方向出海航道串联起来嘛。”

“李书记,恐怕这个工程耗时耗资很大啊,即便是做了出来,恐怕也很难实施啊。”

李东沐瞥了交通局局长一眼:“若是谋划都不敢,实施就更没有希望。”

“或许等到我们谋划好了,政策机遇也就来了呢?”

“丁书记牵头统筹这项工作的推进,吕部长负责水利人才的引进,如今看来,我们对这方面的人才太匮乏了。”

一番部署后,李东沐又要按照上级的规定动作,前往麦田查看长势。

粮食安全是最大的zz责任,博州市虽然不是粮食主产区,但是市委书记也要扛牢扛稳第一责任。

下了电梯走向大厅前,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一把手已经在车前等候,而且指指点点的说着什么。

“市委大院是卧虎藏龙,别说这辆保时捷了,就是劳斯莱斯估计也能找出来。”

“你看这长相,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家的……”

顺着几人的声音,李东沐走近后也看到了他们讨论的对象。

“保时捷,黑墨镜,高跟鞋……”

“金燕。”

原来大家讨论的对象正是金燕,与前段时间的低调相比,今天又恢复了以往的高调和张扬。

当然,对于她来说,可能这已经算是低调了。

李东沐的目光望向金燕的时候,正好也迎来了对方的目光。她正在昂首阔步前行的步伐,突然转了向。

见状,李东沐也并未再紧盯逗留,而是直接上了车。

等到中巴车离开后,金燕才又恢复了最初的状态。

“李书记,今年我市种植小麦总面积12万亩……”

博州作为白酒之都,小麦的总量很大,但是当地种植面积却十分有限,远远不如油菜、马铃薯等特色农作物。

但是小麦作为主要农作物,地位不是其他农作物可比的。

不仅是博州,包括万山省的农业和中北省都没有可比的,因此到这儿履新之后,调研农业工作次数特别少。

当李东沐深入农田时,他又想起了十几年前在临川县当乡镇党委书记时的情景。

“华夏五千年中,粮食熟了几千次,但是又有几人能够凭着种粮食而脱贫致富呢?”

回市委的路上,李东沐的思绪依旧是发展产业,尤其是没有农业的强势禁锢条件,博州就更要发展好特色产业。

回到市委时,已经临近正午。

刚走进大厅,李东沐便看到郝长兴的身影。

“长兴,什么事?”

“李书记,孙书记让我向您汇报一下案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