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一声龙吟响彻云霄。
天空中出现一行信息:
北朝-北魏开国皇帝
魏道武帝——拓跋珪(公元371—公元409年)
慕容垂露出一抹核善的笑容。
“好啊你小子,总算等来你了!”
说着冲上去先暴打一顿。
一刻钟后。
拓跋珪被打得快瘫痪了。
拓跋珪:“你…你谁啊?!为什么打朕?!”
慕容垂:“燕成武帝!”
拓跋珪瞪大眼睛。
心说:难道这就是当年攻打大魏的慕容垂吗?!朕为何如此倒霉?刚被逆子所弑,又碰到一生不愿再碰见的慕容垂!
慕容垂:“此乃皇帝城,每个皇帝死后会来到皇帝城,还有切莫称朕。说,我大燕怎么样了?”
拓跋珪:“额…那个…我把你的燕国灭得差不多了…”
慕容垂:“什么?!”
于是慕容垂又一次“客客气气”地“招待”拓跋珪。
一刻钟后。
拓跋珪几乎全身动弹不得,除了嘴和眼睛能动。
“玛德,我就知道,我那后世真不争气。”
说罢把拓跋珪弄死,将其复活。
拓跋珪此时也很懵逼,全身不疼了,身体能动了。
“此地死不了,能复活。”
拓跋珪这才反应过来。
“好了,我带你见过这里的先人们。”
然后慕容垂强行拉着拓跋珪到咸阳宫。
秦始皇:“天空的信息变了,看来五胡十六国应该结束了。”
黄帝:“差不多,还有部分存活。不过他们是来不了了。”
刘邦:“北魏前面的信息是北朝…”
秦始皇:“注意到了,看来北方最终的赢家应该是北魏了,不过有北朝的话就会有南朝。王莽,朕说的对不对?”
王莽点头。
黄帝:“行了。拓跋珪,说说你的情况吧。”
“是。”
公元376年,代国被前秦灭亡后,苻坚同意让年幼的拓跋珪安置在家乡。后来拓跋珪随母亲贺兰氏寄居匈奴独孤部首领刘库仁部落。
公元386年,拓跋珪趁前秦内乱,复立代国,即位于牛川,后改称魏王,此时的拓跋珪年仅十五岁。
他对内励精图治,实行一系列改革,推动拓跋鲜卑政权进入封建社会;对外击败贺兰部、铁弗、高车、柔然等草原诸部,并与后燕、后秦争霸于中原,于参合陂之战大败后燕的慕容宝,又在柴壁之战击溃后秦的姚兴,为拓跋焘统一北方奠定坚实的基础。
皇始三年(398年),确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将国都从盛乐城迁到平城,即皇帝位。
拓跋珪执政晚期沉湎酒色,刚愎自用,猜忌臣下,不睦兄弟。
天赐六年十月戊辰日(409年11月6日),其子拓跋绍发动了宫廷政变,拓跋珪被自己儿子所弑,时年三十九岁。
听完拓跋珪的讲述后,众人嗤之以鼻,特别是苻坚和慕容垂。
拓跋珪不是个东西,他儿子更不是个东西。
曹操猛地冲上去一脚踹在了拓跋珪的身上怒道:“你取什么国号不行,非要叫魏国?还跟孤一样称魏王?”
拓跋珪心中憋屈,谁知死后皇帝会来个大团圆,被慕容垂爆锤,被曹操踹一脚。
秦始皇轻吸口气,看向了孙权:“仲谋,此人交给你了。”
“仲谋遵旨。”孙权一拱手。
…
秦始皇打算亲自出城走走。
于是带上胡亥、刘邦、项羽、王莽一起出城。
共五人,从北城门出。
既是出城收集龙珠和物资,也当是出门散散心。
城门开启,入眼是山清水秀之景。
宛如秀丽山水画。
秦始皇大步走出了城门,众人紧随其后。
放眼看去,皆是明亮色。
青草、树木、河流小溪都有点似真似假的感觉。
一点危机感都没有,甚至有点童真的错觉。
约莫一个时辰后,众人边走边聊。
不知不觉间,来到了一处空地。
旁边还有座小木屋,木屋前院有颗滕树。
滕树上结了七颗葫芦。
颜色还各不相同,分别是:红、橙、黄、绿、青、蓝、紫。
王莽见到这一场景,直接呆立当场。
项羽一直和王莽并肩而行,见状问道:“怎么了。”
王莽张着嘴,眼睛直勾勾的看着藤条上的七个葫芦,没有回答项羽。
项羽蹙眉,懒得管他,跟上了秦始皇等人的步伐。
秦始皇的目光也被藤条上的七个葫芦吸引过去。
“此为何物?竟是颜色各不相同。”秦始皇随意问道。
胡亥想了想说道:“是瓜果吗?要不孩儿摘下一颗给父皇您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