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梁杰的算计(2 / 2)我悠闲海岛生活首页

张庆云是既怕同学吃苦,又怕同学开路虎。

这不,看到昔日老同学一个个开起了路虎,他再次对海鲜行业发起冲锋的号角。

在青平县成立了第二家海鲜公司,跟昔日老同学打起了擂台。

因为老同学起家早了几年,冷藏海鲜有足够保障且资金又雄厚。

最终张庆云技输一筹,成为青平县海鲜行业的老二,放弃了冷藏业务转向生鲜业务。

同样的进货价格,冷藏海鲜优点是配备大型密封冷藏库,即使积压一定成本却能够细水长流,逐渐回流资金。

缺点也非常明显,就是一旦积压太多成本就会提升。

而且海鲜市场价格经常浮动,很容易造成成本虚高。

生鲜的有点显著,就像张强卖的螃蟹一样,同样一只螃蟹进货价即使同样,批发零售价也会高出20%左右。

缺点就是需要大型中转站,否则生鲜就会变成死货,只能用冷藏储存以冷藏价出售。

简单来说冷藏行业像基金,不会被市场波动影响太大。

生鲜就像股票一旦市场出现波动,看不清未来走势很容易赔的没裤衩穿。

“老钟他们每年就靠吃我的血,就能赚一大笔。

这次要是成功,以后这市场谁说了算还不一定。”

这几年张庆云来了开拓市场,想尽了不少办法都没有成功。

每次冲击青市海鲜市场,都会被打得头破血流。

“这次还多亏了梁杰,要不是他,我还真没想到次级市场,竟然比大市场要好突破。”

张庆云每每想起这半个月营收,就乐得半夜笑醒。

要说谁动了张强的蛋糕,自然是张庆云这位县海鲜二把手。

罪魁祸首就是梁杰,他发现张强不仅在集市上卖的好,不少乡镇夜市还有预订。

别看出货量不多架不住积少成多,青平县十三个乡镇,每个一集市两百斤出货量就是两千六百斤。

一天一吨多一个月近四十吨的量,就算每吨赚三千块钱,一个月也有十二万。

本来这个市场,梁杰的准备自己吃下来的。

他只需要从姐夫这里拿货,就能吃下这些次级市场。

因为张强出现梁杰感受到了危机感。

就算同样价格进货,同样价格出售,梁杰的海鲜品质也比不上张强的。

既然比不上就只能降价这个方式,逼迫对方让出一部分市场占有率。

一是梁杰本钱不够,二是梁杰不知道张强的进货底价,怕降价最后也争不过张强。

于是梁杰把这个次级市场告诉了张庆云,在张庆云雄厚的资金运作下,张强的生意一天不如一天。

不仅断了许多预订单,就连集市销售也在快速缩水。

别说其它十个镇张强没有占据份额,就是目前这三个镇也快保不住了。

“一个乡镇两三百斤,保底也有两百斤左右,一个月才三十吨。

你这一次性囤十吨,万一卖不出去就等于白送老钟他们。”

梁红玉不反对张庆云开发次级市场,以最近半个月的数据来看,开发次级市场的策略是对的。

但是一次性投入过多,万一市场出现大幅度波动,到时候该怎么应对。

本来公司运转只有五十万资金,这新投进去的一百差不多一年的盈利了。

万一亏了,这一年就白白打工了,张庆云目前的身家也不足一千万,大多数还是固定资产,梁红玉担心不无道理。

“老婆你别想多了,在青平县这一块还能有什么大波动?”

在海鲜行业中摸打滚爬了几年,张庆云对于青平县海鲜行业,也有一定的了解。

除非老钟的兴业冷藏跟他们作对,再次打擂张庆云可不会客气。

大不了鱼死网破,自己把二十吨生鲜存进冷库,亏本跟兴业冷藏打擂台,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看谁熬得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