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去田泽化
古往今来,诸多浩大的工程,其评价多半都是过在当代、利在千秋。
郑国渠、秦长城、京杭大运河……
无不是耗费了当代无数百姓的心血铸造而成,极大的影响了国力的发展。
但是其带来的好处,却是福泽上千年。
苦一苦当代人,换取后世子孙之盛世,是对是错,难以定论。
关键在于一个度。
经历的越多,田泽越是明显的感受到。
这世上的很多事情,不是简单的能用是非对错来判断的,而更多的是得失。
田泽曾在科考中亲自出过这样一个题目。
一个村子,有户百家,其中贫困者过半。若是朝廷拨钱百万,你会如何使用?
是接济贫者?是平均分财?是经营产业?是冒险经商?
答案没有所谓的对错之分,只是合适与否。
接济贫者,普通百姓心中该作何感想?
平均分财,大家继续一起穷下去?
经营产业,赚钱多寡且不说,短期内不见收获,百姓会愿意吗?能撑得下去吗?
冒险经商,赚了还好,若是赔的血本无归该怎么办?
这道题,其实就是一个死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钱粮、没有资源,哪怕有通天之能也无法施展。
即便是一名能吏,也需要一定的本钱,否则就只能在刀尖上冒险或者游走于法律的边缘以谋求第一桶金。
而这道题,田泽是这天下答的最好的一个人。
很简单。
一百万变八百万,每样都干不就好了?
其他人不是没有过这种想法,但是他们做不到,而田泽却是切切实实的能够轻松做到这一点。
凭空造良田、八倍生产力,这是田泽最大的底气,也是大齐敢于迈出去最强的底牌。
此前的陈宫也在面临这样一个难题,要做的事情太多,奴隶就那么些,汉人百姓成本太高而且用起来需要考虑的太多,该怎么分配?
都是国策,哪一个都非常重要,这笔账根本算不过来。
但是,有了这三千万的异族奴隶,陈宫算是彻底放开了。
原定十年完成的初步水网计划,直接缩短为三年,将串联所有郡县。并且直接开始筹划镇级水网打造计划。
正在各处游玩、钓鱼的田泽无辜的直接被牵扯其中,拉出来继续开始了绘图。
不过田泽对此也没说什么,只是叹了口气。
劳碌命啊!
这种水网的建设,于大齐而言,乃是根本国策。
日后田泽终究是要离去的,到时,没了八倍的生产力和肆意挥霍的良田,就需要“水网”发挥作用了。
根据田泽和陈宫等人的推算,只是初步水网完成后。
国内的耕地面积将会增加至少五成,而且都是极为适宜耕种的沃土。粮产也会提高约两倍左右。
再加上早已被船队跨海寻觅到,在刘备臣服后田泽开始推广种植的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
可以说,大齐的粮食问题算是彻底不用担心了。
承载个三四亿人口绝对并非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