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大唐的阵线已经前冲到了超出弩箭射程的位置,城关的作用已经不大。
狄仁杰刚想要追上去,但紧跟着,他就停下了脚步。
虽然这里的作用,在直接战场上作用不大,但这里已经是大唐占领云山关最重要的根基之一。
只要这里不丢,那么即便是战场上发生了任何意外,大唐依旧能够将局面扳回来。
狄仁杰就这么站在城墙上,看着李德謇冲下城墙,开始接掌整个战场。
唐军士卒开始更加有序的配合起来,刀槊轮转之间,一名名吐蕃骑兵被撕开咽喉,捅穿胸膛,倒在地上,鲜血长流。
整个局面极速的朝着对大唐有利的方向发展。
狄仁杰抬起头,欣喜的同时,忍不住的闪过一丝担忧。
因为在云山关之外,还有数万吐蕃骑兵精锐,虽然说大局已定,但是想要将这些吐蕃骑兵全部清光的话,他们也必然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尤其是对面的达玛仁增,依旧在疯狂的指挥骑兵不顾生死的冲进城中……
狄仁杰猛然间死死的盯向了对面的达玛仁增,他总算是明白,为什么局面如此不利,达玛仁增却也依旧不愿意轻易放弃的原因了。
在血腥的厮杀中,同样也有大量的唐军将士死伤,一旦他们的死伤超过某种限度的话,那么将会对整个大军后续的作战,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整个冬天,他们的进展都不会太大。
这样就会给吐蕃争取缓口气的时间。
局面虽然如此,但达玛仁增却要在整体战略上,赢苏定方一把。
就在血腥的厮杀越来越强烈,大量的骑兵被投入到战场上的时候,北面的山道间,突然传来了轰然的马蹄声。
狄仁杰猛然掉头,就看到一身红衣金甲的李君羡,率领三万骑兵直接朝云山关扑来。
狂奔的身影从黑色的大纛之下,从苏定方的身侧冲过,然后直直的冲进了云山关。
狄仁杰忍不住的笑了。
大局彻底定了。
……
“杀!”轰然的怒吼声中,一队重甲骑兵直接从南城门冲了出去,冲向了城外更多的吐蕃骑兵当中。
他们一出城门,随后,更多的黑甲骑兵跟着冲了出去。
整个云山关从这一刻起,彻底的落入到了大唐的手里。
“大相,走啊!”一名亲卫使劲的拉着达玛仁增,想要拉着他离开城头。
唐军虽然占领了城门,但是他们直接杀出了城去,并没有直接杀上城头。
因为在城内,还有相当多的吐蕃士卒还没有被清剿干净。
同时也是因为黑色的狮象旗高高的耸立在这里。
“我不能走。”达玛仁增侧身看向手下亲兵,然后平静的摇头道:“这一战到现在,我的责任最大,我已经无颜回逻些去再见赞普和大妃,你走吧,将我的消息告诉赞普和大妃,同时转告他们一句,留住太妃,稳守逻些城,或许我们还有一线机会。”
“大相。”手下亲兵眼底闪过一丝痛苦。
“走,告诉家里,即刻退回到山南。”稍微停顿,达玛仁增轻轻的说道:“只要逻些还在,就一直坚守,一旦逻些失守,就降了吧,我们也算为赞普征战到了最后一刻。”
“是!”亲兵无奈的拱手,然后就要转头低头。
这个时候,达玛仁增最后一句话:“记住,先回家里。”
“是!”亲兵眼睛一跳,随即沉沉躬身,然后转身离开。
达玛仁增等到手下的一队亲兵远去之后,然后才看向一旁道:“传令下去,本相将与云山关共存亡,以报先王大恩,让他们看着办!”
“喏!”亲兵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转身而去。
达玛仁增看着眼前不停厮杀的战场,手里的长刀缓缓的拔了出来,然后看向头顶的天空,轻声道:“先王啊,庇佑吐蕃吧。杀!”
……
血腥的城头上,密密麻麻的是无数吐蕃人的尸体。
苏定方平静的走到了城门楼侧,看着握刀死战到最后的达玛仁增的尸体,轻叹一声,道:“将他的尸身好好的收敛起来,然后准备三百俘虏,为他披麻戴孝。”
“是!”狄仁杰站在苏定方身后拱手。
“李德謇他们现在到哪里了?”苏定方继续问道。
“刚刚的消息,李将军已经率人换了吐蕃人的衣甲朝着白山关而去,还有武昌郡公,房将军,薛将军和裴中郎将都紧跟在后面。”狄仁杰将军前情况说了出来。
“以他们的速度,拿下白山关不成问题。”稍微停顿,苏定方说道:“拿下白山关后,令房仁裕率所有步卒驻守白山关,令李君羡杀向那曲,夺取粮草。
令裴行俭率五千骑兵向西冲杀,接应薛国公和薛仁贵他们,令薛将军向东杀往紫曲打通昌都。
告诉他们小心些,我们的弩箭储备不多了。”
狄仁杰脸色微微一变,随即拱手道:“喏。”
“不用紧张,有城关之利,加上骑兵纵横,这个冬天没有问题,至于明年什么时候能够杀出去,就看后来的军械补充什么时候能到吧。”苏定方看向城下的韦弘机,笑笑说道:““还有韦少监在,战场上的弩箭回收之后,略微整修也还能再用,不过是粮道拉长了,而吐蕃的秋收还没到,一旦随意占领城池……”
“我们的麻烦就大了。”狄仁杰顿时明白了过来。
占领不难,治理才是大麻烦,尤其是在他们自身粮草都还是勉强才够的情况下。
“另外,起草捷报去吧,如今大胜,消息怎么也要传到长安,让陛下知晓。”苏定方感慨一声。
虽然他们在军前搏杀,但皇帝在长安,他所耗心力绝对不比军前的他们,要少半分。
苏定方最后看了一眼达玛仁增的尸体。
他死了,吐蕃距离灭国不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