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唯和盘莲商量了一下,决定满足这小子的愿望。
斌斌高兴坏了,但此行上有老下有小,所以方唯决定绕远路走古驿道那边。
第二天。
天不亮三个人就出发了,一路上走的并不快,孙道人甚至还有余力教授斌斌一些东西。
走累了大家就坐下来歇歇脚,反正不赶时间,就当是出来游山玩水了。
方唯可没那么轻松,他是全副武装,一路都很警惕,生怕出现什么意外。好在这个季节很难遇到蛇,古驿道这边少有野兽出没,一路都很顺利。
傍晚时分。
三个人抵达了三清观】。
斌斌走进道观,看什么都觉得希奇。这孩子虽然也去过大城市,大都市终究是见识少,就像个好奇宝宝似的。
孙道人的两个徒弟高兴坏了,拉着师父的手问寒问暖,反而把挑着担子的方唯晾在了一边。
好在他俩很快就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随后一个劲的向方唯道歉。
“自家人不讲究这些,这里有带过来的年货,你们收拾好。”
方唯笑了笑,随后把东西交给了两人。
孙道人最后带着斌斌在道观里参观,一边参观还一边解说,显得很有耐心。
随后到了吃饭时间,斌斌对于道观里的饮食也很有兴趣,居然比平时吃的还多。
“小孩子就这样,喜欢新奇的事物,不必在意。”
方唯想说什么,但马上就被孙道人打断了。
他其实并没有打算教训儿子,儿子并没有犯错,他只是想提醒儿子吃完饭稍微走动一下。
看来孙道人也很护着斌斌啊。
晚上。
斌斌和方唯住在一起,好晚了还没睡着,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的问题。
方唯对两个孩子一向很有耐心,孩子难得外出一趟,自然有点兴奋,可以理解。
他一直在回答儿子的问题,可说着说着,斌斌那边没了声音,孩子直接睡着了。
第二天。
方唯和儿子吃过早饭就匆匆离去。
今儿是大年三十,回去后还有很多事情,不仅仅是吃个团年饭就完事。
令方唯感到很惊讶是,儿子别看岁数不大可体力却很好,比来的时候的速度可快多了。
父子俩在下午赶回了家里,然后赶紧去洗洗涮涮,换上了新衣服。
大哥一家没在这边过年,婷婷放假去了省城玩,过年这几天,涛涛把父母也接了过去。
这个除夕,家里少了不少人。
不过一家人还是开开心心的吃了一顿年夜饭,吃过饭,方唯便带着一双儿女去外面放鞭炮。
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方唯忍不住想起了关老爷子,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老爷子没过去这一年的年关,让他感到很遗憾。
他现在很担心阿公的身体,不过老人家看起来还不错,能吃能睡,脑子也没糊涂。
大年初一。
方唯按照惯例去瑶寨慰问了孤寡老人和五保户,带的慰问品都是他自己买的,这也是他当头人的义务。
社里由赵金生等几个理事出面,也同样去慰问了五保户。
这个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秉承的还是老有所依、幼有所养的理念。无论是当时的大队还是现在的合作社,对于五保户的照顾并不只有逢年过节,而是体现在平时的点点滴滴。
社里对于怀孕的妇女也多有照顾,生产之后有产假,并定额供应鸡鸭和鸡蛋以及发放补贴,托儿所也办的越来越好。
瑶寨在很多方面都能媲美合作社,这是集体经济的优势,但有个前提,需要足够的资金来支持。
方唯在寨里转了一圈,中午便回到了家里。
王松林和一群阿哥阿姐来给阿公拜年,中午在家里喝了一顿酒,直到下午才离去。
到了晚上,斌斌便拉着妹妹去看电视,内容不重要,只要有声音有图像两个小家伙就能看半天。
第二天。
方梅一家人过来了,方唯家里再次热闹了起来。
“可惜大哥他们不在,不过话说回来,他们今年怎么想起来去省城过年了?”
田炳义喜欢热闹,他的酒量赶不上方唯,倒是和方平半斤八两。
结果大哥一家去了省城过年,他不禁感慨现在一家人都凑不齐了。
“涛涛年前分了新房子,就想着接大哥大嫂去住一段时间。过了年大哥要在省城张罗成立家具公司的事情,正好公私兼顾。”
方唯解释了一句,对方就不再问了。
等喝到尽兴的时候,田炳义突然提起了鱼塘的事情。
“现在队里还剩下几口鱼塘没有包出去,原本吴家兄弟想要承包,让我给卡住了,说过完年公开竞争。老三,你说我这边要不要包下来?”
“可以呀,互助组的人员越来越多,几口鱼塘还照顾不过来?关键是不能随了那几个混蛋的心意,要不然你这个大队长白当了。”
两人想到一块去了,鱼塘属于全体社员所有,没办法平均分配,只能以承包的形式获取收益。
这也是如今大队为数不多的权力,自然不能便宜了吴家兄弟。
田炳义点点头,心里有了计较。
到了年初三。
赵金生等理事到方唯家里坐了坐,阿姐和盘莲做了一桌子菜,大家又开始喝酒。
过年就这样,基本上以吃喝为主。
但在喝酒的时候,赵金生等人难免会谈及正事。几人不担心竹器厂,但都觉得五金厂一直这么下去,恐怕很难真正的发展起来。
“这个问题等到年后再讨论,咱们今儿开开心心的喝酒,总不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不闲着吧?”
方唯主动打断了话题,这个事情说起来话长,关键他还没有下定决心。
几人哈哈一笑,随即转移了话题,气氛又重新变得轻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