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2章 我何大清回来了3(1 / 2)四合院:穿越刘光天,开局分家首页

何大清这一白天可不是只去找了他的师兄弟们,顺带着还让他的大师兄利用人脉把易中海截留生活费的事儿给查了个底儿朝天。

王义均师傅连教员都见过,其他部级、厅级的人脉就更不用说了,简简单单几个电话就把事情查的一清二楚。

这事儿说白了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建国初期因为群众中不少都是文盲,而收取信件的时候又需要签字记录,连字都不认识的人怎么签?

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印章这个从民国就开始普遍使用的物件又延续了它的使命。

易中海就是钻了这个空子,他以何雨水年龄小、不识字、没印章为理由直接代收了何大清从保定邮寄回来的生活费和信件,邮局送信的工作人员也没多想,谁让易中海的名声好又是正式工人,每个月工资可观任谁也不会想到他会把钱吞了。

相信读者姥爷都知道一个道理,任何事情只有第一次和无数次,时间一久,代收就形成了习惯,哪怕何雨水都上了初中这位工作人员也没考虑过把生活费亲手交到人家姑娘手里。

邮政方面的领导知道这事儿后,气的差点当场吐血,这锅背的莫名其妙不说,还被上面领导知道了,一怒之下直接让交道口邮局从上到下全都到延庆当邮递员去了。

(延庆县1958年10月划归四九城,了解这地方的人都知道这里有多落后,和通州比起来那真叫一个穷山恶水、偏远地区。)

之后邮政的领导火速找到何大清,商讨这事儿怎么办,何大厨也知道这事儿不能全怪邮局,要不是易中海在中间捣鬼也不会有这幺蛾子事儿。

他只要了这些年邮局收回的带有易中海签字和印章的存根,顺便让邮局去报个案这事和人家就无关了。

牛所长就是接到了邮政系统的报案,才会专门又又又来了一趟95号四合院。

至于他们为啥是和王主任一起来的,那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王主任上午的时候接到了东城区政府某位直属领导的电话,电话里领导足足骂了她十分钟,最后才点明在她管辖的街道内,有一个叫易中海的坏分子截留人家孩子生活费,而且一截就是近十年,市里对此事非常重视,准备当做典型从严、从重处理,而她需要做的就是配合公安机关把这个坏分子从人民群众中抓出来。

等王主任联系上南锣鼓巷派出所的时候,何大清已经和邮局的人到派出所报案了,三方人马碰头一合计,便决定今晚对易中海进行抓捕,时间定在六点是因为这个时间段大家都下班了,只有在人民群众面前把这个老坏蛋抓了,才会形成足够的震慑力,让那些有小心思的人不再以身试法,也给整个南锣鼓巷各院子里的“大爷们”一个警告!

刘海中这没眼力见儿的只顾着看三位领导来了,压根对牛所长刚说完的话没太注意,第一个冲上前去点头哈腰问好:“欢迎三位领导莅临咱们四合院,这都下班了领导们还来我们这巡视,真是辛苦了!”

他的谄媚形象并未得到回应,讨好的话语更是令三位掌握实权者反感,三人就当他是透明的一样直接略过走向了院子中央。

刘海中见到当权者就跪舔,可不代表院子里其他住户们也蠢,听到牛所长刚才那句话的人不少,当即邻居们就议论开了。

“刚才牛所长那话里说的啥意思?是不是说何大清给他家孩子邮寄的钱被人吞了?我离的太远没太听清,刘光福你听清了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