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56章 有底气就是硬(1 / 2)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首页

皇帝长叹一声,想着该怎么处罚顺嫔和杨家,才能给沧州和朝臣一个交待。

顺嫔啊顺嫔,还是太惯着你了,这下玩砸了吧,连洛儿都被你给坑进去了。如此一来,只要有新的皇子诞生,洛儿就只能被边缘化。

哪怕是朝中的老古董恐怕都不会坚持什么长幼有序。

说起来这段时间他对洛儿倒是多了一分期待,主要也是因为顺嫔的教导。

可惜,如今顺嫔亲手将洛儿又压了下去。

拿起奏本打开,第一列字就让他愣住了。

沈卓这份奏报简直是规范式的吹捧教材,从头吹到尾,将小皇子夸得那是天花乱坠,顺便将皇帝也夸成独一份的明君。

当然,夸归夸,事情也要叙述清楚。

不得不说,这年头的人对文字的应用简直神乎其技,短短几句就交待清楚了始末,看得皇帝瞠目结舌,还能这么玩?

杀官员是因为对殿下无礼,也没有真的杀。杀僧人是为了震慑寺庙,好征收土地。而抓士绅是为了拉拢文人,掌控民间舆论。

最后一点他没看懂,为什么抓士绅还能拉拢文人?实在匪夷所思。

事实上人家沈卓也没看懂,但这不重要,吹就完了。

总之就是殿下在杨天华杨侍郎,以及杨山杨大人的辅佐之下深谋远虑,恩威并施,让地主乡绅都感动莫名,主动为人民服务。

殿下恩泽感动苍天,也是依托陛下之威。如今沧州粮价大降,百姓安居乐业,衣食无忧,今年的灾情定可安然渡过。

至于陈江陈侍郎,倒是提了两笔,称陈大人虽然对殿下无礼,但殿下不计前嫌,允许陈大人戴罪立功,修筑堤坝以防水患。

当然不可能说陈大人贪污了,不然贪污这事若引得皇帝派人来查,如何收场?罪名只能是对殿下不敬,以凸显殿下的仁德。

“哈哈,好!”

皇帝大喜过望,不管这奏报几分真几分假,但河间知府提交的奏报自是有说服力。

他就知道,顺嫔定不会让他失望。

“陛下,许大学士与冯尚书求见,正于乾清宫等候。”陈公公前来禀报。

冯尚书,便是吏部尚书冯威,也是冯家首脑之一。

皇帝点头,叫上张诚,一起去了乾清宫。

“陛下,沧州百姓怨声载道,如此下去,必生乱矣。”

冯威年近四十,气场十足,尤其是一双眼睛,如鹰一般,甚至皇帝都有些怕与他对视。

说白了还是冯家权势太高,皇帝很多时候都要选择妥协,面对冯家气场总会弱些。当然,皇帝毕竟是皇帝,气场弱只是相对于面对别人而言,该有的气势还是有的。

“究其原因,只因殿下年幼,官员多有不服,以至于赈灾难以实行。而且杨家畜意挑唆,行溜须拍马之事,竟要杀官员和僧人,实属祸国殃民之举。”

冯威脸上满是愤怒之色,似乎对杨家那对舅侄做的这些事深恶痛绝。

许天元也道:“禀陛下,皇子殿下于沧州所做之事着实不妥,还得罪了文人,无异于火上浇油。还望陛下尽早召回殿下,以免事态更加严重。”

他都觉得殿下做得太过分了,不该做的全做了个遍,实在没有办法帮着说话。这要是再不召回来,沧州要被祸害成什么样,到时候民怨四起,该如何是好。

皇帝却是气定神闲,缓缓开口:“你们都这么认为?”

这几天朝堂上弹劾小皇子的人还少么,不都是冯家在施压,没想到连许天元都站到了冯家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