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这波啊,这波我在大气层!
袁绍冷声道:“袁隗老儿,将袁基视为天上明月,将我与袁术视为河底淤泥。
却不知,天上明月,也有堕落深渊之日。
河底淤泥,也有得道飞升之时!
我既看破了他的心思,自不会再按照他的安排,去做他的棋子!
从今天起,我要将我的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所以,主公是要拒绝家主召你返回洛阳城的要求?”许攸心中沉甸甸的说道。
平心而论,这并不是一个很坏的选择。
洛阳城中接下来的斗争会很激烈,而以袁绍在袁家的定位,将会变得非常危险。
若能留在渤海郡的话,则能避开这些危险。
但如此一来,便是与袁隗彻底翻脸了。
而这对如今的袁绍来说,将会非常不利!
袁绍摇头道:“目前还不能拒绝袁隗召回洛阳的命令。
但我也不会如袁基所说,将所有力量都带回洛阳城!
子远呐,这天下不会太平多久了。
很快就会进入到如同秦末,或是前朝王莽时期的乱世中。
而到了乱世之中,所谓的名望、官职,都不值一提。
真正拥有的只有兵马和钱粮!
袁隗和袁基以为,未来天下的核心是洛阳城,只要掌握了洛阳城,就掌握了天下!
但在我看来,恰恰相反,未来最没用的东西,恐怕就是那座洛阳城了!
而与之相比,如今我手中的这个物产富庶,人口众多的渤海郡,则是王者之基,龙兴之地!
所以,我要将手中多数力量留在渤海郡,在这里积蓄钱粮、扩充军队,以待天时!
而前往洛阳城,不过是用这把钥匙,解开我身上的枷锁而已!”
许攸神色震惊,万万没想到,一朝顿悟的袁绍,竟展出如此惊人的眼光和魄力。
这还是以往他所认识的那个袁绍吗?
还是说,真如袁绍幼年时为他算命的相师所言:
袁绍之势,恰似风云无常。
逆风时若暗夜孤狼,多谋而坚韧,能披荆斩棘,化蝶重生。
顺风时似脱缰野马,骄狂而无断,东奔西走,劳而无功!
不过无论如何,在听了袁绍这番对未来大势的分析后,许攸却是发自内心的被袁绍给折服了。
以往他认袁绍为主,只是因为袁绍的家世背景。
但如今,却真的开始认同袁绍的能力和人格魅力了。
于是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郑重说道:“不想主公竟有如此雄心壮志!
属下愿为主公之志,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哈哈,子远快快请起,你我主仆一体,早已是同心同命了,何须这些虚礼?
不过若要完成我心中的谋划,确实是需要子远相助,还望子远助我一臂之力!”袁绍扶起许攸,诚恳说道。
许攸立刻说道:“主公但有吩咐,请直接下令,属下便是拼了性命,也必会为主公完成!”
“哈哈,子远说过了,此事无需子远的性命,只要子远的才能!
如方才所说,这渤海郡才是我未来的根基,我要将手中多数力量都留在这里。
同时,我还需要一位能力非凡之人,在此代我主持大局。
此人非子远莫属!”袁绍说道。
许攸毫不迟疑的说道:“请主公放心,属下一定会用心经营渤海郡,让这里变成主公大业的起点!”
“好,有子远之助,我何愁大业不成啊!”袁绍大笑道。
……
泰山郡,奉高县城,太守府。
季秋携麾下文臣武将,全都整齐的跪在庭院之中。
在他们前方,是一张香案。
香案再前方,则是一位身着宫袍的天使。
天使手捧诏书,正在阴阳顿挫的进行宣读:“朕临御四海,惟德是辅,欲使九州乂安,必籍良吏宣力。
泰山郡左控海岱,右扼兖豫,近岁却遭黄巾蟊贼徐和煽乱于野,羊氏、臧氏、鲍氏三族构逆于朝,上下勾连,荼毒生民,朕每念及此,未尝不叹息痛恨。
前泰山郡尉季秋,忠勇天授,善用奇谋。
先破黄巾,后灭叛军。
化干戈为玉帛,收降黄巾十万,尽显王者怀柔之德。
锄强宗如烹小鲜,一日肃清百年巨奸,足见臣子雷霆之威。
今特进季秋为泰山太守,封安岱亭侯,食邑五百户,赐金印紫绶、朱轮华毂,增秩中二千石。
仍命其都督泰山、齐郡、济南军事,许自置长史、司马等属官。
季秋当思以德怀远,以刑止刑之道,务使泰山郡野无饥民、邑无豪猾,吏称其职、民安其业。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诏书读完,天使从香案后方走出来,谄笑着将诏书送到季秋面前,说道:“恭喜侯爷,贺喜侯爷,从今天起,您便是安岱亭侯,泰山太守了!”
“哈哈,天使言重了,本侯能得到这些封赏,与宫中几位常侍的美言,可是分不开的!
小小心意,不成敬意,还请天使笑纳!”季秋接过诏书,然后哈哈一笑,指着四个亲卫抬过来的大箱子说道。
这箱子打开,里面满满一箱子的琉璃器皿、夜明珠、珍珠等物。
都是些龙气三国珍贵罕见,但现代却稀松平常,可从现代拿到龙气三国,却又不太好售卖的东西。
这种东西,用来送礼联络感情,却是再合适不过了。
天使看到这些财货,脸上的笑容顿时就变得更加真诚了。
他先前谄媚微笑,只是因为知道季秋在天子和十常侍们心中的地位,不想得罪季秋。
但也不会给季秋什么帮助,甚至有可能暗中给季秋使点绊子。
如今有了这份厚礼,他是不是会提供帮助且不提,至少是不会使绊子了。
随后季秋命亲卫护送天使离开了。
而在天使离开之后,他的麾下文武们,才齐声恭贺道:“恭喜主公封侯,升任泰山太守之位!”
“哈哈,诸位请起,本候能有今日,都是诸位相助之功啊!”季秋大笑道。
然后待文臣武将们起身后,方才又对戏忠、贾诩、郭嘉三人道:“尤其是三位先生,才智谋略,着实是让本候叹为观止啊。这次天子与朝堂诸公,可是被你们玩弄于股掌之上了!”
季秋话中之意,指的自然就是那份三大谋士联合制作出来的请功上表了。
在之前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这份请功上表,可是在洛阳城中引发了诸多波澜。
先是让刘宏和王越以为,季秋在向他们展示实力表忠心的同时,还想要替天子坑世家大族一把。
正是基于这个判断,刘宏加重了对季秋的赏赐,不然最多只是给他泰山太守的职位,绝不会封侯。
而刘宏如此做的原因,是想要进一步刺激袁隗,让袁隗带着世家大族们去跟季秋死拼。
只是老奸巨猾的袁隗,却并没有上当,他从这份上表中,同样看出了季秋并不容易被拿下。
所以他结合袁家的情况,接受了袁基的建议,用经济封锁这种方式,来报复季秋。
然后将主要精力和力量,都放在了压制天子刘宏上。
不论刘宏王越,还是袁隗袁基,他们都自以为是的做出了自认为很聪明的决定,但却不知,他们的所有想法和决定,全在三大谋士的预料之中。
而他们的行为和举措,更是季秋和三大谋士想要达成的目的!
从刘宏手中多薅些羊毛的目的且不提,袁家方面的反应,才是季秋最想要的!
随着拿下泰山郡,接下来就要建设泰山郡。
而建设泰山郡,就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
所以季秋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并不想跟周边势力开战。
但这并不是一个能够轻松达成的目的。
一方面,他与世家大族的对立立场,已经是天下皆知了。
周边州郡的世家大族们,绝不会轻易放过他。
一定会想办法将他这个危险分子扼杀在萌芽状态。
在这一点上,其实袁家也是被架在那了。
就袁家来说,他们的基本盘其实是老家汝南郡、门生故吏的主要聚集区冀州,以及洛阳城。
季秋所在的泰山郡与这三个地方都不接壤,所以他们并没有切实的危险。
而先前袁隗要对付季秋,更多的是为了袁家的面子。
但面子这种东西,说它值钱也值钱,说不值钱也不值钱。
反正,当发现收拾季秋的难度,超过了一定限度后,袁隗自己就放弃了。
只不过袁家是世家大族领袖。
而作为领袖,既然享受了世家大族阵营带来的好处,自然也就要为世家大族阵营出力。
所以当周边州郡的世家大族都敌视季秋的时候,袁家便是有心放弃跟季秋的争斗也不行。
他们必须继续跟季秋斗下去,不然就可能被世家大族阵营抛弃。
一个不肯为属下出头的老大,注定是得不到拥护的。
另一方面,即便是周边州郡的世家大族们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真的放过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