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收拢过来的独立团战士都是和特种骑兵连一样的配置和火力,这才有把握一口吃下这两千小鬼子和二鬼子组成的包围圈,不然都是够呛。
然而一旦和小鬼子把快速歼灭战打成持久战那么立马就会被小鬼子呼叫的各种支援给打垮的。
于是王根生回忆了一下亮剑剧情里这次战斗的全过程,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恰当的时机突进去,然后把李云龙和赵刚从包围圈里救出来。
虽然李云龙一直都是说擅长进攻,从苍云岭战役,到李家坡之战,再到后面的攻打平安县城,李云龙所扮演的都是进攻方。
但是辛庄突围就是一个很少有的李云龙打防守战的例子,面对小鬼子发动的大扫荡,李云龙采取的决策是分散突围,把独立团兵力分为几个部分。
所以,李云龙自己身边的部队本来就不多,等到他们撤退到辛庄的时候,李云龙的手里就剩下了一个连,更糟糕的是,当时李云龙还生着病。
在这样的情况下,面对追赶而来的大批小鬼子和二鬼子,其人数更是达到了两千人,而面对如此兵力在自己兵力又不足的情况下,李云龙想要坚持到天黑,然后趁黑突围的计划是有难度的。
但是最终李云龙还是完成了他在战前做出的计划,他先在辛庄坚持到天黑,然后趁着黑夜成功的突出小鬼子的包围圈,撤进距离他们只有二十里地的大山中。
李云龙当时手里的兵力不多,所以他能做到带部队安全撤退,这已经非常不容易了,但是李云龙创造的奇迹远不仅如此。
那些将李云龙围在辛庄的敌人,他们竟然认为辛庄中,有至少一个团的部队,而现实是李云龙的身边只有不到一个连。
而且他和赵刚还要兵分两路,分别抵抗攻进辛庄的小鬼子,那么到底是为什么,让包围李云龙的小鬼子产生了判断上的失误!
其实这只是李云龙跟他们耍了一个小心眼,那就是李云龙要想办法,尽量让他们无法发挥火力优势,李云龙采取的一个方法,那就是不要把攻进村子里的敌人全部赶出去。
李云龙和赵刚在村子里构筑了两道防线,用来阻挡敌人的进攻,他们始终在村子里留下一部分敌人,因为只有这样,小鬼子的火炮才无法发挥优势。
所以敌人要想攻进村子,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士兵搜索进攻,小鬼子用这样的方法,就正中李云龙的下怀了,因为敌人这样的进攻方式,就将双方的火力拉到同一水平线上。
而且一旦进入近战和巷战,这正是八路军所擅长的战法,正是因为小鬼子钻入李云龙提前为他们准备好的“口袋”中,所以他们一直无法拿下辛庄。
不仅如此,由于一直被李云龙牵着鼻子走,小鬼子的还损失颇多,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才造成了小鬼子对村子中八路军产生了误判。
回想整个辛庄战斗过程之后,王根生已经找到了如何用最小的代价把李云龙和赵刚从小鬼子手里给救出来的办法了。
没错这个办法就是让小鬼子打进幸庄,如此大部分的小鬼子进入幸庄之后,其外围的防守力量肯定会变得脆弱。
如此王根生就能借此机会突破包围圈进入辛庄内部把李云龙他们接出来。
至于幸庄外面的几十里的平原,对于步兵的李云龙来说自然是跑不掉。
但是对于王根生来说那就不叫事,要知道缴获的八百多匹战马到现在还没有坐满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