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8章 药碾中的玉簪(1 / 2)俗世谪仙首页

晨雾像融化的玉髓般浸润着中医药大学的飞檐,叶徽站在实验台前,碾轮与乳钵碰撞的声响在空荡的实验室里格外清脆。野山参的纤维在青石碾下断裂,散发出略带苦涩的甘香。他忽然停住动作,碾轮边缘沾着一丝不属于药材的莹白。晨光透过百叶窗落在乳钵里,那抹白色正随着角度变化泛出温润的光泽。

他放下碾轮,银匙在参片间轻轻拨弄。一支三寸长的羊脂玉簪渐渐显露全貌,簪头雕着的并蒂莲纹在光线流转间栩栩如生。叶徽的指尖刚触及玉簪,耳畔突然响起细碎的瓷器碰撞声——那是记忆里父亲书房的多宝阁,光绪三十四年的冬至夜,十岁的他躲在缂丝屏风后,看见父亲将这样式相同的玉簪插入《黄庭经》函套的暗槽。

"怀瑾,这簪子藏着我们叶家的命数..."父亲的声音穿越时空般清晰,尾音里带着他从未听过的颤抖。

乳钵里的玉簪突然变得滚烫。叶徽条件反射地缩回手指,发现指腹已经泛起淡淡的红痕。他警觉地环顾四周,实验室的监控摄像头闪着微弱的红光,像某种不怀好意的眼睛。窗外的香樟树上,一只灰喜鹊正在啄食成熟的果实,鸟喙敲击种子的节奏莫名与他的心跳同步。

他假装整理药材,从抽屉取出装磁石的锡盒。玉簪落入盒中的瞬间,簪头的朱砂突然渗出一丝嫣红,在羊脂玉上蜿蜒如血。叶徽猛地合上盒盖,那抹红色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走廊尽头传来电梯到达的提示音。他迅速点燃艾条,氤氲的烟气中,孟教授推门而入的身影显得有些模糊。老教授的白大褂下露出半截靛蓝衬衫袖口,上面沾着几点暗红——那是昆仑雪菊茶渍特有的色泽。

"小叶?这么早就在捣药?"孟教授的声音带着老年人特有的沙哑,手指却意外灵活地翻动着实验记录本。

叶徽侧身挡住药碾,银针在合谷穴上轻轻一点:"在试新配伍。"针尖在监控死角微微偏转,正好让摄像头拍到他像是在演示穴位。

孟教授走近时,袖口散发的雪松香让叶徽后背绷紧。这种产自昆仑山北麓的香料,昨天刚在那支信鸽送来的毒针上闻到过。老教授布满皱纹的手伸向乳钵的瞬间,叶徽足尖轻踢电源线,墙角的煎药机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沸腾的药汁喷溅在教授袖口。

"设备老化,实在抱歉。"他递上纱布,趁机将锡盒滑入袖袋。玉簪在黑暗中持续震颤,频率竟诡异地与他的脉搏逐渐同步。

正午的阳光穿过图书馆彩绘玻璃,在古籍修复室的地板上投下斑斓的光斑。叶徽反锁房门,将玉簪置于紫外灯下。簪体渐渐显现出蛛网般的金色纹路,这些细如发丝的线条在放大镜下呈现出山川走势——这是用"炸金"工艺处理的密道地图。前世家族藏书楼的密室,就是用同样手法标记的。

他忽然将簪头对准阳光,朱砂花蕊在宣纸上投下奇异的光斑。随着角度调整,光斑渐渐组成四个铁画银钩的篆字:「巽位 甲戌」。

窗棂传来轻微的刮擦声。叶徽收起玉簪,看见窗台上落着一只通体漆黑的乌鸦,鸟喙叼着的便签纸上带着西山特有的冷泉气息。展开后,首长凌厉的笔迹力透纸背:「今日申时 西山听雨亭 独自」。

乌鸦歪头看他,左眼泛着不自然的金属光泽。叶徽拈起案上的青铜镇纸,在它眼前缓缓画了个叶家暗记。乌鸦突然张开喙,发出嘶哑的人声:"青玄…青玄…"随即炸开成漫天黑羽,一根金属管坠地滚出微型胶卷。

监控警报器突然尖啸。叶徽一脚碾碎胶卷,玉簪顺势滑入特制腰带夹层——那里衬着铅箔,能隔绝任何信号探测。走廊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他迅速展开《吴中叶氏支谱》盖住桌上的光斑图,银针在指间翻转成一道冷光。

西山笼罩在暮春的浓雾里,石阶上的青苔吸足了水汽,踩上去像某种冷血动物的鳞片。叶徽在第三级台阶故意踩空,佯装扭伤蹲下。指尖掠过青苔下的刻痕——那是前世家族用来标记陷阱的"蛇形纹",通常出现在藏有机关的密道入口。

听雨亭的飞檐在雾中若隐若现,檐角铜铃纹丝不动。首长正在煮茶,紫砂壶嘴吐出的白雾里混着微量龙脑香。叶徽瞳孔微缩:这是前世皇宫大内专用的"醒神香",能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吐露真言。老式收音机里放着《空城计》,诸葛亮正唱到"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