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99章 后凉灵帝:吕纂(2 / 2)帝道无疆:龙椅上的千年印记首页

吕纂放纵士兵大肆抢掠,将东苑的妇女赏赐给军士们,吕弘的妻女也未能幸免,惨遭士卒凌辱。事后,吕纂还得意地笑着对群臣说:“今天的战斗怎么样?”侍中房晷却一脸悲愤地站出来,指责道:“上天降祸于凉室,灾难竟从亲戚藩屏中兴起。先帝刚刚驾崩,隐王就被逼迫自杀;山陵尚未安稳,大司马又惊疑放肆而叛逆,兄弟之间在京城兵刃相向。即使是吕弘自取灭亡,也是因为陛下没有兄弟间的道义。陛下应该反省自责,向百姓道歉,却反而纵容士兵大肆抢掠,侮辱士女。祸端本起于吕弘,百姓何罪之有!况且吕弘的妻子是陛下的弟媳妇,吕弘的女儿是陛下的侄女,怎能让无赖小人将她们当作婢子妾妇。天地神明,怎会忍心看到这种惨状!”说罢,房晷歔欷悲泣。吕纂听后,也觉得羞愧,收起笑容向房晷道歉,并在东宫召见吕弘的妻子和子女,对他们进行优厚的抚慰。

然而,吕纂并没有就此放过吕弘。吕方将吕弘捉住关进牢狱后,派人飞骑向吕纂报告。吕纂毫不犹豫地派力士康龙前去,将吕弘残忍地杀死。这场兄弟相残的悲剧,让后凉政权内部人心惶惶,也为后凉的衰败埋下了更深的隐患。

穷兵黩武,兵败南凉国势衰

平定了吕弘的叛乱后,吕纂并未吸取教训,反而变得更加骄横跋扈,刚愎自用。他认为朝廷已经太平,便想通过对外战争来扩大国家疆土,树立自己的威望。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南凉国主秃发利鹿孤。

中书令杨颖深知此时并非出征的好时机,于是劝谏道:“凡是兴师动众,必定要考查验证天时人事。如今秃发利鹿孤上下同心同德,国家太平无事,不可轻易讨伐。我们应该修缮甲仗,培养精锐之师,鼓励农桑耕种,等待合适的时机,再一举荡平扫灭他们。近年来国内事故频发,公私财产损耗严重,如果不加固根本,恐怕会成为将来的大患。希望陛下抑制兴兵的怒气,深思一个万全之策。”然而,吕纂根本听不进去,他自恃兵强马壮,认为南凉不足为惧,执意出兵征伐。

后凉军渡过浩亹河后,遭遇了秃发利鹿孤的弟弟秃发傉檀的顽强抵抗。秃发傉檀足智多谋,他利用地形优势,设下埋伏,打得后凉军措手不及。吕纂的军队被打得大败,士兵们死伤惨重,士气低落。但吕纂并不甘心失败,他又率军向西袭击张掖。姜纪见状,再次劝谏:“如今正值盛夏,百姓若因战争而荒废农事,得利少而损失多。如果军队到达岭西,敌人必定会乘虚侵入都城一带,我们应该暂且回师,从长计议。”吕纂却固执己见,他说:“敌人没有大的志向,得知朕西征,只会自保。如今我们迅速袭击,定能成功。”于是,他继续围攻张掖,占据了建康一带。

然而,就在吕纂围攻张掖时,传来了秃发傉檀侵扰姑臧的消息。吕纂大惊失色,无奈之下,只得匆忙撤军回救。此次征伐南凉,不仅劳民伤财,一无所获,还让后凉的国力遭到了严重的削弱,百姓对吕纂的统治也愈发不满。

昏庸无道,身死国灭留骂名

兵败南凉后,吕纂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变得更加昏庸无道。他整日沉迷于打猎游玩,毫无节制,将国家大事抛之脑后。他常常带着一群亲信,在山林间追逐猎物,一去就是数日,朝政因此荒废。大臣们忧心忡忡,多次劝谏,他却充耳不闻。

太常杨颖再次挺身而出,苦苦劝谏道:“臣听说皇天明察人间,只帮助有德的人。陛下如今沉迷于打猎游玩,不理朝政,长此以往,国家将危在旦夕。望陛下以国家为重,改过自新,励精图治。”吕纂虽然表面上答应改正,但事后依然我行我素,依旧我行我素。

除了打猎,吕纂还沉溺于酒色。他在宫中广纳美女,日夜笙歌,与亲信们饮酒作乐,对大臣们的劝谏置若罔闻。朝堂之上,奸佞小人趁机得势,他们阿谀奉承,蒙蔽吕纂的双眼,使得后凉的政治愈发腐败不堪。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怨声载道。

公元401年二月,吕超擅自出兵攻击鲜卑思盘,思盘派弟弟乞珍向吕纂投诉吕超。吕纂于是召吕超进京问个明白。一见到吕超,吕纂就怒声骂道:“你居然不听我命令,擅自用兵,我只有斩了你,才能使天下太平。”其实,吕纂当时并非真的要杀吕超,只是想吓唬他一下。但吕超却信以为真,心中十分害怕。他深知吕纂的残暴,担心自己性命不保,于是决定先下手为强。

不久后的一天,吕纂酒醉乘车游玩,吕超觉得时机已到。他带领着一群死士,潜伏在吕纂回宫的必经之路。当吕纂的车驾经过时,吕超等人突然杀出,将吕纂团团围住。吕纂虽然奋力抵抗,但因醉酒无力,最终被吕超刺死,结束了他充满争议的一生。

吕纂死后,吕隆即位,追赠吕纂谥号“灵皇帝”,并将他安葬于白石陵(今甘肃武威市)。“灵”这个谥号,在古代谥法中,常表示“乱而不损”“好祭鬼怪”“不勤成名”等含义,从侧面反映了吕纂在位期间的昏庸无道和后凉政权的混乱局面。

吕纂的一生,是在权力的漩涡中挣扎的一生。他凭借军事才能和野心登上皇位,却因自身的性格缺陷和昏庸统治,将后凉推向了衰败的深渊。他的故事,成为了十六国时期权力斗争和王朝兴衰的一个缩影,让后人在感叹历史沧桑的同时,也从中汲取着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