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秦小悠这么问,吴大千哪能不明白她的想法,遂在心里慎重地考虑了一下,这才缓缓地开口
“我们当然是想真正的参与进去,不然我们也不会惦记这大半年了,还对市场做了些调查。”
“只是我们俩个都没有过科技产品的营销经历,甚至没有沾手过电子产品的经营,虽然看好手机制造业的前景,却是不敢贸然参与的。”
“我把做过的市场调查给您看一看,想法肯定是不成熟的,但对于手机的供货需求、市场需求以及未来的开发方向,我还是有着一点自己的想法。”
说完,吴大千就从自己的包里掏出一份文件来,秦小悠在他打开的时候就瞄到了,是手写的,还有着不少勾勾划划的更改痕迹,明显用了心。
吴大千把这份手写的调查文件摊在茶几上,挺厚的一撂,指着文件开始跟秦小悠讲解,他对于手机现今的市场状况,有着如何的分析和理解。
秦小悠听得认真,这是她第一次跟人如此正式地谈论手机的制造和销售,之前都是她自己做决策的。
毕竟是占了先经历过一次的便宜,对于手机市场的需求和营销,她比其他人更有发言权,但她上辈子并不是做这个的,到底还是有很多的不完美。
虽然就像吴大千自己说的,他的见解还有很多的地方不成熟,还有待商榷,可也有着很多明显的可取之处。
他是在这个时代真正成长起来的一批商业精英,他的很多观点和期待,更适合此时消费者的观念,给了秦小悠另外一个观察市场的平台和角度。
她若是永远站在一个制造者和销售者的位置上,站得再高,也会有盲区,而听了吴大千的一番见解,着实是让她受益匪浅。
由此可见,这位吴伯伯也是个真心做事业的,不管怎么样,秦小悠都是非常欣赏这种做事认真,对万事都有准备的人。
“吴伯伯,您真是点醒了我的很多新思路,之前有一些我想不太明白的地方,今天听您这么一解释,简直是豁然开朗。”
两人就着各自对市场的了解和展望,真心实意地交换了不少意见,吴大千的眼神里,是越来越多的敬佩。
“秦总,您真是高瞻远瞩,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一点,还有这一点……?事情原来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看……”
吴大千有些懊恼于自己的短视,秦小悠就笑了,“这不是您看得不够远,主要是您没有接触过这个,想像和现实自然是有偏差的。”
“您能有这么多的想法和见解,已经很不错了,起码在我看来,您有很多的观点非常有参考价值,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她很庆幸自己能找到这样一位合作者,弥补了自己对市场的盲区,让自己对市场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也让她认识到一位老生意人的经验有多宝贵。
何况有了吴大千夫妇的加入,还能直接地解决自己资金链短缺的难题,真是没有再好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