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铃人这里说的就是孙尚香,所以只有孙尚香的一句话可以解决目前的问题。
李白在刚才离开昭君房间,心里就有点明白了。
其实这一刻他和貂蝉一样,都是故作糊涂之状。
要说李白看破昭君和红袖做戏的缘由,其实和貂蝉差不多,那就是昭君的性子怎么会和红袖突然吵起来了。
离开昭君闺房之后的李白,那是越想越不对劲,觉得这其中必定大有问题。
然后想起红袖只让他找来婵姐和大小姐,他就立即明白二人的目标是孙尚香了。
再把这一切都联系在一起,李白大概就猜出了整件事的用意。
不过有一点,还是让李白很是困惑,那就是昭君姑娘和红袖姑娘,什么时候关系这么好了。
好像她们之间就没单独见过几次,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惺惺相惜,不然这么短的时间,二人之间怎么会滋生出深厚的姐妹情谊。
这样也好,昭君姑娘和红袖姑娘关系变得好了,自己也不需要为这件事操心了,大家都是皆大欢喜。
过了这次事件后,红袖姑娘这次的省亲,大概率会迎来一个比较圆满的大结局。
孙尚香将眼光转移到李白身上时,他自己是知道的,也是明白孙尚香对他有求助之意。
只是知道归知道,李白表示自己可不敢忤逆眼前两位绝世女子。
不然红袖姑娘和昭君姑娘,见自己的计划被我破坏了,转头一起对付我,那我可就惨了。
本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精神,李白就假装偷偷欣赏着昭君,别说这么做,还真挺合李白的心意。
昭君心里虽是恼怒不已,但是为了接下来的计划,只好忍耐着李白的胡作非为。
李白见昭君没有任何反对的意见,以为昭君心里默认了自己的做法,不禁想着,昭君姑娘还真是够大方。
渐渐地李白更加得寸进尺,也偷偷摸摸地看了,反而是和之前一样,正大光明地欣赏着昭君的美貌。
这下可着实把昭君惹生气了,好你个李白,给你几分颜色你就敢开染坊了,等到这件事结束之后,看我不好好找你算账。
眼下的昭君,为了大局着想,只好忍受着李白的无礼行为。
李白心里倒没多少负担,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自己正大光明地欣赏昭君姑娘的美丽,何错之有。
心中有了这般推脱的说辞,李白更是心安理得地欣赏着昭君姑娘的落雁之姿,乐此不疲。
这一刻的孙尚香可以说是在场的五人之中,心里最为纠结的那一个,只有她还在为红袖和昭君的这场做戏苦恼着。
这里也许你会疑惑,貂蝉和李白这么容易看出了这场做戏,难道大小姐就没有看出来吗?
没错,大小姐确实没有看出二人的做戏,不然她也不会像现在这般苦恼着。
首先第一点,孙尚香比较还年轻,这方面的经验阅历和貂蝉李白相比,还是欠缺了许多,这是孙尚香没有看出来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就是关心则乱,做戏的两人都是孙尚香最喜欢的人,所以孙尚香一时就没有产生她们是做戏的念头。
所谓当局者迷,盘观者清,说的就是这一刻的孙尚香。
最后既然红袖和昭君的目标是孙尚香,自然将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她身上,孙尚香哪有李白貂蝉那样比较轻松的思考环境。
红袖和昭君吵了一会儿,两人都是来到孙尚香的身边,就是不让孙尚香有安静思考的时间。
这样孙尚香看破两人做戏的可能性又大大降低了。
不像貂蝉,昭君和红袖自她进来后,就没有麻烦过她,所以貂蝉才会这么容易想出问题的关键,从而明白了整件事都是一场做戏。
要是貂蝉进来之后,昭君和红袖就一直缠着她评理,貂蝉哪有心思去思考这件事是不是一场做戏。
没有看透这一切的孙尚香,还在心里十分苦恼着,该怎么解决这件事情。
两个都是自己的好姐姐,自己偏袒谁都不好,真是清官难断家务事。
这个时候的孙尚香,感到无比的头痛,自己究竟如何处理这件事。
而且看现在的情况,貂蝉姐姐和李白是靠不上了,两位姐姐又让自己来评理。
其实孙尚香明白,这件事谁对谁错并不要紧,自己需要做的是,同时让两位姐姐满意。
难道自己真的因为一位姐姐在这件事占理,就开始批评另一位姐姐,维护这位占理的姐姐。
不,香香我肯定不能这么做,谁让她们都是我的好姐姐。
“香香,你想好了吗,究竟是站在我这边还是昭君姑娘那边?”
“香香,不管你站在那边,昭君姐姐都不会怪你的。”
“昭君姐姐,你”
孙尚香听到昭君的话,心里颇为感动,然而昭君的下一句话,又让她十分为难着。
“香香听我说,其实这件事一开始确实是我的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