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63章 与鬼子的首次钢铁碰撞(2 / 2)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首页

日军坦克仓促开火。一枚57mm炮弹命中领头坦克的正面装甲,却只在倾斜钢板上留下一道白痕,随即被弹飞上天。

"穿甲弹无效!"日军炮手惊恐地喊道。

此时,在"泰山号"坦克内,李云龙正通过潜望镜观察战场。"距离800,穿甲弹装填!"他对着车内通话器大喊。

装填手小王迅速将一枚85mm穿甲弹塞进炮膛。炮长老刘调整着TSH-15瞄准镜,十字线稳稳套住一辆正在转向的97式。"锁定!"

"开火!"

炮口爆出一团巨大的火焰,后坐力让三十吨重的坦克都微微震动。炮弹以790米/秒的速度飞出,直接命中日军坦克的炮塔根部。伴随着金属撕裂的刺耳声响,97式的炮塔被整个掀飞,重重砸在雪地上。

"打得好!"李云龙兴奋地拍着炮手肩膀,"下一辆,十点钟方向!"

战场形势瞬间逆转。八路军的"八一坦克"像一群钢铁巨兽,在雪原上横冲直撞。85mm主炮每一次怒吼,就有一辆日军坦克变成燃烧的废铁。而97式的炮弹打在倾斜装甲上,要么被弹开,最多只能留下一个凹痕。

一辆日军坦克试图从侧翼偷袭,却被"泰山号"的同轴机枪发现。7.62mm子弹像火鞭一样抽打在日军坦克的观察窗上,打得车长慌忙缩回舱内。

"全体注意,冲锋阵型!"李云龙通过无线电下达命令,"碾碎这帮狗娘养的!"

五十辆"八一坦克"同时加速,宽大的履带卷起漫天雪雾。一辆97式惊慌失措地倒车,却陷入雪坑动弹不得。"泰山号"毫不减速地撞了上去,三十吨的重量直接将日军坦克压成了铁饼。

吉田大佐的指挥车试图撤退,却被三辆"八一坦克"围住。一发85mm榴弹炸断了它的履带,接着是同轴机枪的密集扫射。当舱盖被撬开时,人们发现吉田已经用军刀切腹自尽。

钢铁洪流

战斗在正午时分结束。雪原上散布着二十七辆日军坦克的残骸,有的炮管扭曲得像麻花,有的车体被炸成两截。八路军方面仅有两辆坦克轻微受损,车组成员正在用备用零件进行战地维修。

李云龙爬出炮塔,踩着坦克前装甲跳下来。他的皮靴踩在融化的雪水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几个战士正在收集日军坦克上的机枪和无线电,还有人从残骸里拖出奄奄一息的日军坦克兵。

"李团长,俘虏怎么处理?"警卫员小张问道。

李云龙看了眼那个满脸是血的日军少尉,对方正用怨毒的眼神瞪着他。"交给野战医院,"他转身走向自己的坦克,"告诉白院长,治好了还得交代情报。"

在"泰山号"旁边,技术员们正在检查装甲上的弹痕。令人惊讶的是,正面装甲上的七处命中痕迹最深的也只有38毫米,完全没有贯穿。

"陈长安这小子真有两下子。"李云龙摸着那些凹痕,突然发现一处奇怪的痕迹——那不是炮弹造成的,而是一个深深的牙印。

"报告团长,"驾驶员不好意思地挠头,"昨晚饿急了,我以为是压缩饼干..."

众人大笑之际,通讯兵急匆匆跑来:"总部急电!关东军正在向奉天增派战车第1师团!"

李云龙的笑容瞬间消失。他转身看向东方的地平线,那里是奉天的方向。"传我命令,"他沉声道,"所有坦克立即补充弹药油料,明天拂晓向奉天进发!"

新的序章

当捷报传到北平拖拉机厂时,陈长安正在绘制新的图纸。这次不是坦克,而是一种多管火箭炮的草图。

"五十辆参战,四十八辆完好?"他放下铅笔,揉了揉发红的眼睛,"比预期要好。"

厂房外,第二批"八一坦克"的生产已经全面展开。有了第一批的经验,工人们的速度明显提高。铸造车间里,老师傅张铁柱正在试验新的装甲钢配方;总装线上,女工们用棉纱仔细擦拭着每一个精密零件。

"陈工,这是刚到的苏联技术资料。"助手小王递过一个油纸包,"通过蒙古边境送来的,里面有多级火箭的设计图。"

陈长安迫不及待地拆开包裹,泛黄的图纸上密密麻麻标注着俄文。其中一张图纸上画着一个带有十六根发射管的奇怪装置,旁边写着"Катюша"。

"太好了!"他猛地站起来,不小心碰翻了墨水瓶,"立即组织技术小组,我们要在一个月内造出样炮!"

与此同时,在锦州前线的临时维修厂里,李云龙正在给中央写报告。他粗糙的手指握着钢笔,在信纸上留下歪歪扭扭的字迹:

"..."八一坦克"在实战中表现优异,建议扩大生产规模。另,急需配套的维修设备和备用零件..."

写到这里,他停下笔,望向窗外的坦克纵队。夕阳的余晖洒在钢铁装甲上,映出一片金红色的光芒。远处,新组建的装甲兵正在雪地上练习战术队形,发动机的轰鸣声此起彼伏。

李云龙突然笑了,在报告最后加上一行字:"请转告陈长安同志,他的铁拳头,我们很满意。"